忍者ブログ
♣想像力是你的超能力
發文曆
03 2024/04 05
S M T W T F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記事捜尋
計數器
バーコード
告示
歡迎大家來留言這樣

網站◆幽嵐奈閣
噗浪◇寧草子居

[15]  [14]  [13]  [12]  [11]  [10]  [8]  [7]  [6]  [5]  [4

[PR]

×

[PR]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

心理學文章轉載

以下全都是好像很有用的資料

所有都是來自心理学从这里开始Psytopic

前世的記憶能否傳遞?
Source:http://www.psytopic.com/mag/post/past-memories-can-pass.html

英國格拉斯哥市6歲小男孩卡梅倫.蘭姆經常談論他的母親和家庭,並在紙上畫他的家------一座海濱白房子。但是令卡梅倫42歲的母親諾瑪寒到脊梁骨的是,卡梅倫談的母親不是她,而是另一个40年前的姓羅伯遜的「媽媽」;卡梅倫畫的房子也不是他們現在的家,而是「前世」的他位於英國巴拉島的住宅。卡梅倫的離奇經歷已經被英國電視五台拍成了紀錄片«這個男孩以前活過»,目前科學家無法做出解釋,卡梅倫的「巴拉島記憶」真的是從「一個人」身上傳到了「另一个人」的身上,還是這些「記憶」都是他幻想出来的?

   回憶「前世」生活

  「我曾在巴拉島住過」

  據悉,自卡梅倫會講話時起,他就經常向母親和家人談論自己以前在巴拉島的生活,讓家人困惑萬分。42歲的母親諾瑪回憶說:當他還是個嬰兒時,就會喊爸爸媽媽,可他嘴中冒出的第3個詞,卻是「巴拉島」。當他長大一點後,他經常會說:「我曾是一個巴拉鳥男孩。」或「媽媽,在我來這兒之前,我曾在巴拉島住過。」

  「老家」是海濱白房子

  「父親」名叫羅伯遜

  諾瑪稱,他們一家從未去過巴拉島,也從未在電視上看到過。可是卡梅倫卻經常談倫他在巴拉島的「家」,描述那是一座海濱白房子。他還抱怨現在的家裏只有一個衛生間,而巴拉島的家卻有3個。卡梅倫說:「我和爸爸媽媽、3個哥哥姐姐和一隻狗住在那兒,我最喜歡的地方是海灘。」卡梅倫口中的「巴拉島父親」是個名叫謝恩.羅伯遜的男子;卡梅倫稱記不起巴拉島母親的名字,但記得她擁有一頭漂亮的黑髮。

  「荒唐回憶」驚呆家人

  母親决定一探究竟

  諾瑪對6歲兒子心中還有「另一個母親」感到非常震撼,她無法接受這個荒唐的事實。諾瑪承認說:『我十月懷胎生下了他,他是我的兒子,可他卻感到自己屬於另一个女人。一天我問他更愛我還是更愛他的巴拉島媽媽,他竟然說兩個都愛……一天,卡梅倫竟要求讓他的「巴拉島媽媽」來幼兒園接他!他哭着說:「我必須去巴拉島。我的家人想念我!」』

  諾瑪向教育心理學家卡倫.梅杰斯求助,卡倫也認為這一病例相當罕見。卡倫稱,卡梅倫描述巴拉島家庭的方式,和其他孩子描述想像中的朋友並不完全相似。

  由於卡梅倫堅持要回「巴拉島的家」,幾個月前,諾瑪终於訂了去巴拉島的機票,她在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兒童研究專家杰姆.塔科博士的陪同下,帶着卡梅倫一起飛往了這座從未去過的小島。

  海濱的確有白房子

  前主人名叫羅伯遜

  卡梅倫來到巴拉島後,就真像的回到「家」一樣興高采烈,他們第一站來到了巴拉遺產保護中心,詢間當地是否有一家姓羅伯遜的人,住在一個可以俯瞰海濱的白房子裏。然而,當地文獻記錄中卻没有任何關於羅伯遜家庭的記錄。諾瑪只好帶着卡梅倫坐車沿島邊尋找。就在他們快放棄希望時,他們接到了一個電話,稱當地歷史學家發現,以前有一個姓羅伯遜的外地人家庭,曾在巴拉島擁有一座度假屋,而那座度假屋就在考克萊希爾灣海邊。

  諾瑪說:『我們沒有告訴卡梅倫,而是直接帶他去那座房子,看他甚麼反應。當他看到那座白房子時,他興奮極了,說:「我沒騙你們吧,快進去和我一起玩玩具!」』然而當他們靠近那座房子時,興奮的神采從卡梅倫的臉上褪了下去,原來那只是一座空房子。卡梅倫的眼中含了淚水,和母親一起参觀了這座空房子,令諾瑪震驚的是,那座房子中果然有3個衛生間,從房間中能夠看到海景。

  「離奇故事」拍成片

  「記憶」真能傳遞?

  随後,一些研究者追尋到了曾在上世纪60年代到巴拉島度假的羅伯遜家庭的一個成員------吉莉安.羅伯遜,但吉莉安無法回答他們提出的任何問題,也記不得家庭中有個叫謝恩.羅伯遜的人。

  卡梅倫的離奇經歷已經被英國電視五台拍成了紀錄片«這個男孩以前活過»,對於在他身上發生的一切,目前科學家無法做出解釋------研究人員無法確定,卡梅倫的「巴拉島記憶」真的是從「一個人」身上傳到了「另一個人」的身上,還是這些「記憶」都是他幻想出來的。

  不過,卡梅倫的母親諾瑪已經不再關心這些了,因為巴拉島之行已經讓卡梅倫獲得了心靈的平靜。

  Psytopic:希望不是巴拉島旅遊局的惡作劇。

  




直覺預警、心智直觀與第六感
Source:http://www.psytopic.com/mag/post/intuition-warning-visual-and-mental-sixth-sense.html

相信第六感存在的人,可以從以下現象中找到很多解釋。加拿大心理學家羅納德.任辛科在«心理學»雜誌上報告說,他通過實驗發現,某些人可能會意識到他們正在看的景象已經發生了變化,但又不能確定到底這變化是甚麼。他認為,這可能是一種新發現的、有意識的視覺模式。他把這種現象命名為「心智直觀」(mindsight)。任辛科说:「它可能是一種預警系統」。美國精神病學教授David Servan-Schreiber也認為:大腦不會無緣無故地產生直覺預警,它一定和我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

引子(David Servan-Schreiber 觀點):

雅克林本以為電梯裏沒人,可是一個陌生男人已經在裏面了。「上去嗎?」他問道,臉上帶着過於誇張的微笑。雅克林突然覺得胃抽緊了,身上起了一層雞皮疙瘩。可電梯裏的這位先生並没有任何不得體的舉動,他沒有轉身走開,那樣未免不太禮貌。她上了電梯,被强姦了。第二天,當雅克林跟警察說起時,她才忽然意識到:其實幾天前就注意到他了,這個陌生男人總在自己的街區轉悠……

當我們衡量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時,識別我們身體發出的訊號是非常重要的。關注這些訊號有助於我们判斷自己對他人的感覺。當我們害怕一個人的時候,身體會發出如下訊號:肚子不舒服,起雞皮疙瘩,心跳加快,胸口發冷,噁心,手心出汗。當我們被一個人吸引的時候,身體發出的訊號則是:肩膀放鬆,感覺輕快,胸口感到溫暖,產生性衝動。

在危險即將來臨時,我們的身體系統會發出預警訊號。可惜,我們通常不留意身體發出的訊息。因我們從小就学習利用大腦的識知區域來面對問題,她是掌管語言的理性思維的部分。而人類與動物共有的大腦感知區域,才是與身體的聯繫最為緊密的。直覺通常就是通過感知區域表現出来的。

所謂直覺,是大腦持續工作的成果,是它從生活中幾十個乃至幾百個實例推演出的規律。这個運作過程主要是由大腦的感知區域而不是從認知區域完成的。所以,如果某種情形讓大腦聯想到了某個規律,我們的身體就會發出警告,儘管我們並不了解發出警告的原因。

摘自:心理月刊

關於直覺的實驗:

古希臘科學家、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很久以前就認為,人有五種感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但是,生活中許多人都相信還有「直覺」,或者「第六感」的存在,尤其是女性。「第六感」到底存不存在?科學家至今不能給我们確切的回答。加拿大心理學家羅納德.任辛科近期進行的一項實驗也許能為「第六感」的爭論增加一些注解。

羅納德.任辛科的實驗中,實驗對象被要求觀看在電腦屏幕上閃現的一系列圖像,每個圖像在屏幕上停留大約1/4秒,接着被短暫的空白灰屏所取代。40名實驗對象被分成两組,其中「實驗組」觀看到的圖像之間存在細微的差别,而「控制組」 前後看到的圖像則是完全相同的。結果顯示,「實驗組」中有12人、在504次測試中,有82次報告说,在他們能確認圖像發生的是甚麼變化之前,他们已感覺到圖像發生了變化。而在「控制組」中,同樣的被測人員確信沒有發生甚麼變化。對兩種實驗的反應確實是不同的。

任辛科分析說,我們的視覺系統能產生一種强烈的深度感覺,它能察覺到某物已經發生了變化,即使我們的智力難以對該變化進行形象化處理,並并且不能說出發生了甚麼變化,或哪裏發生了變化。因此,任辛科提出,「相信第六感存在的人,可以从這一現象中找到很多解釋」。儘管目前他還無法從物理學上解釋「心智直觀」是如何產生的,但是他認為可以使用腦掃瞄技術来確認它的存在。

第六感是無意識的認知?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視覺研究員丹.西蒙斯認為,任辛科的發現『或許標誌着一種前所未知的、有趣的「注意机制」的存在』,在區分精確感覺和盲目相信的工作上,任辛科的研究邁出了重要的第一步。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認知神經科學專家認為,任辛科的研究方法比較奇特,結果值得探討。但是按平常心理學研究的方法去審驗其結果,可以發現,任辛科得出的結果似乎無太大的意義,因為按統計分析的一般規律,此結果沒有普遍性,不足以成為一個科學的結論。

北京大學心理系主任韓世輝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談道:「變了,但不知道哪裏變了」這一類的感覺,可以從意識的角度来解釋。人接收來自外部的訊息後,大腦即對訊息進行加工,有些訊息可以到達意識層次,有些則不能達到,但有時往往是後者改變了人的行為方式。任辛科的研究結果,用識知心理學和識知神經科學的研究方式,也可以做出一些解釋。但是,對心理學研究來說,「第六感」有點像UFO、外星人一樣,没有直接的證據表明它存在,卻又有相當部分人相信它的存在。

来自認知心理學的解釋

心理學源於古希臘的西方哲學,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成為對行為和心理歷程的研究科學。上世紀50年代末,電腦科學和訊息科學的迅速發展、特別是人工智能領域的形成,利用信息加工的概念改造傳統心理發的發展成為趨勢,認知心理學在60年代正式形成,70年代成為西方心理學的一個主要研究方向。認知心理學將人看作是一個信息加工的系統,認為認知就是信息加工,是對内外刺激决策與選擇中所得到的内部表徵,它包括感覺輸入的變換、簡約、加工、存儲和使用的全過程。按照這一觀點,識知可以分解為一系列階段,每個階段是一個對輸入的信息進行某些特定操作的單元,而反應則是這一系列階段和操作的產物。信息加工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都以某種方式相互聯繫着。

假定一個人看屏幕上投射的字母E,如果投射時間很短,比如一毫秒,那麼這個人就不會看到甚麼,這說明知覺不是瞬時的;投射時間長一點,比如五毫秒,那么這個人就會看到某種東西,但不知是甚麼,這說明知覺產生了,但辨别尚未產生;如果投射時間長度足以使人看出這個字母不是O或Q,但看不出是E還是F或K,那麼這個人就產生了部分的辨别。這樣也許可以解釋為甚麼任辛科的實驗中,實驗對象能夠憑直覺感到前後看到的圖象發生了變化,「第六感」也許就是一種不完整的認知。

来自識知神經學的解釋

現代生理學、生物技術、特別是腦成像技術和神經科學的新理論、技術與心理學的結合,產生了認知神經科學,它可以將心理學的過程用腦代謝功能成像圖顯示出來。

認知神經科學發現,每一種感覺都是有其神經通道的,比如,人後腦勺的視覺皮層,參與視覺信息加工,運用腦成像技術,可以看到視覺受到外來刺激後腦形態變化的情况,看到大腦不同的部位在不同的刺激下是如何反應的。

一位名為Navon的心理學家在80年代中期曾經利用PET技術(正電子發射層描技術,可測定區域性腦代謝率、腦血流和葡萄糖吸收率)進行一項視覺研究:大腦是如何加工整體知覺和局部知覺的。他的方法是試驗者辨認用小「H」和「S」組成的大「H」、「S」圖案,結果發現:辨認大字母的時間比辨認小字母所需的時間要短。由此,產生了「整體優先性」之說,也就是說,人們總是對事物先有一個整體的認識,然後才會認識到其局部的特點。後來,又有專家利用fMRI(功能性磁共振,通過氧合血红蛋白順磁性測動脈血流量)研究同樣的問題,得到的結論是相同的。但要認識到的是,目前腦代謝功能成像對於快速認知活動無法做到實時成像、或者說是快速跟踪,只能用積分測量法將數十秒數據積起來,以形成清晰的圖像,最後的結果還需要採用一定的處理、分析後,才能夠得到。

但是,如果用時間分辨能力較好的生理功能成像法,如誘發腦電活動(EP)結合電腦控制的斷層掃瞄技士(CT)觀察人腦對多個、複雜形狀物體刺激的反應情况,科學家發現,在人可以確認感覺到被視目標的第100毫秒時,大腦皮層加工整體知覺的電活動較弱,加工局部知覺的電活動較强,到第200毫秒時情况正好相反。这與「整體優先性」之說似乎不大一致。但是由於生理功能成像法的空間分辨率較差,科学家又難以準確地分辨出腦反應的區域。

由此可見,只有腦代謝功能與生理成像功能結合起来應用,才能得到空間和時間分辨率都較好的结果。事實上,在多種腦認知成像技術應用中,為了比較各種方法所得圖像之間的關係,必須進行多種比例性立體變換,這不僅要以解剖學定位標誌為標準,還要用多種腦數據參數進行綫性或非綫性的變換,技術難度極大。

任辛科所作的實驗,如果用認知神經科學方法來分析,恐怕不僅現有觀測技術的性能難以達到要求,而且沒有現成的分析方法可使用吧?

爭論還在繼續

有專家指出,從自然科學或者認知神經科學的角度看,在目前,「第六感」還不是一個科學的概念,因為至今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存在有除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以外的感覺通道。但有消息稱,俄羅斯解剖學、生理學及心理學等學科的科學家們依據解剖學及生理學原理對人的行為進行研究後得出結論稱,人體確實存在着除了亞里士多德列出的五種感覺以外的第六感覺,它是獨立的肌肉運動感覺,「這是科學得出的結論,並不是有人異想天開嘩眾取寵」。

也有人說,心臟是人體的第六感官,只是不同於眼,耳,鼻,舌,身那樣直接獲取信息,而是在無意中有條件地接收同類發出的生物電波,通過產生的生理反應截獲信息。因為人體具有生物電流、生物磁場,當人類的情感思維發生變化時,其强弱也隨之改變,由此產生的生物電波便開始向外輻射,傳遞生物信息。如果仔細觀察人的雙耳,耳廓和中央凸起的軟骨,跟目前通信設備中的微波天綫十分相似。正是這兩個如同天綫的耳朵,將人的情感變化,傳遞给了他(她)掛念的人。這時,被思念的對方肯定會「心動過速」。

摘自:科技日報

結語:

當一個人走進一個房間,他感覺到有些東西發生了變化但卻不能確認哪裏出現了差異,這也是「心智直觀」的一種表現,也許是人類自身的一種直覺預警系統。


-----------------------------------------------------------
還有幾個不錯看的文章
奇妙又真實的「似曾相識」感
长期後悔和短期後悔
誰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人

不過不放上來了
上面這兩篇我把它由簡體改做繁體都搞了我近兩個小時了(人手的)
所以……唉
沒中文Office真悲哀OTZ

PR

お名前
タイトル
文字色
URL
コメント
パスワード   Vodafone絵文字 i-mode絵文字 Ezweb絵文字
非公開コメント
この記事にトラックバックする:

忍者ブログ [PR]

graphics by アンの小箱 * designed by Anne